BioPass計畫開始於2008年2月,共計有來自6個歐盟成員國的11家公司參與該項研究,並由晶片卡製造商Giesecke & Devrient GmbH (G&D)、晶片製造商德國英飛凌,以及德國恩智浦半導體共同主導高安全性晶片卡技術的研究與開發。德國聯邦政府相當重視IT安全性與資料保護,因而由BMBF支援該研究計畫。
該計畫的研究內容包括進一步開發安全晶片及加密技術,以及為民眾與政府部門等所使用的連網電腦(Internet PC)開發卡片作業系統及安全性軟體。研究計畫成員指出,電子身分證件與讀卡機間的資料傳輸率,可從目前的848 kbit/s提升至約6.8 Mbit/s,理論上未來最高更可達到12 Mbit/s。由G&D開發的晶片卡作業系統也證明,在網路上使用未來電子身分證件時,無須在電腦上安裝其他軟體元件。
許多歐洲國家包括:保加利亞、捷克共和國、法國、希臘、匈牙利、波蘭、羅馬尼亞及瑞士,均計劃在未來幾年內推行符合國際標準、可援用BioPass計畫開發技術的電子身分證。
2011年7月底提交的最終報告,代表了BioPass研究計畫的完成。研究計畫總預算約1,300萬歐元,其中半數資金由參與計畫的成員所提供,另一半則來自歐洲EUREKA聚落計畫(EUREKA Clusters) CATRENE/MEDEA+專案之基金,款項由各國政府支付。由於BioPass計畫屬於德國聯邦政府的高科技策略和資助計畫「Informations- und Kommunikationstechnologie 2020 (IKT 2020)」的一部分,德國聯邦教育研究部(BMBF)為該計畫投入280萬歐元。IKT 2020計畫的目標之一,便是加強及鞏固德國在資訊與通訊技術領域的科技領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