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c Van den hove亦表示,在研究初期,3D IC在許多方面仍有改進空間,因此形成包含半導體元件、設計、設備、材料和製程等關鍵之完整的供應鏈以協助研發是相當重要的。另外由於3D IC對IC設計、系統架構、應用方向等皆有相當大的影響,因此IMEC除了重點發展之半導體製程技術外,亦積極參與材料、設備、設計等每個製造環節以建構整體產業之供應鏈(eco-system)。
在合作計畫上,IMEC採取開放式創新(open innovation)之共同開發模式,其中IMEC所扮演之角色相當於合作之各廠商的外部研發部門。IMEC並不生產產品,其研究著重於先期之創新研發,並將其研發成果轉移給合作夥伴,以作為後續之研究。因將所有資源投入在研發而非產品上,所以可一直保有領先的技術。IMEC在重點技術上取得專利後,將其授權給參與計畫的合作夥伴以分散成本,以其經驗及知識提供技術支援。如此,合作夥伴不僅對計畫有貢獻,亦可透過參與計畫取得最新技術。
Luc Van den hove在訪談中描述了他對IMEC的願景。IMEC未來會基於上述CMOS製程及3D IC之核心技術發展可以改善人類生活之應用科技,目前研究範圍包含先進黃光製程(EUV)、先進記憶體(RRAM)、感測元件、無線通訊(RF)、太陽能電池(PV)、裸視立體顯像、輔助動作識別之景深處理、微機電(MEMS)、生物醫學電子、發光二極體(LED)等相關計畫。其中生醫電子相關之計畫如Human ++,其結合微機電、無線感測器等技術以實現如無線通訊傳導心電圖模組、腦波偵測模組等高科技醫療和健康管理之應用。動作識別輔助則可應用於體感遊戲中。LED及太陽能電池之技術由比利時總部直接提供,並依台灣廠商之需求調整研發方向。以IMEC之氮化鎵磊晶於矽晶圓(GaN on Silicon)技術所生產之LED成本僅為目前以傳統藍寶石基板技術生產LED的10分之1。
Luc Van den hove表示,IMEC在台灣的研發團隊投入了相當多的心力,這次的擴編希望在台灣建立更加完整的研發團隊,吸引更多的合作夥伴,進一步拓展IMEC在台灣的研發實力,亦希望以此開放式創新之合作平台提升台灣在地的技術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