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電子產業在金融風暴後開始轉型,從專業代工轉向新產品的自主研發與創意品牌路線。然自主性高科技產品的開發,由於型態、功能與材料皆不同於傳統技術,且無法取得國外大廠的相關技術奧援,在設計階段所需要的失效分析以及驗證技術將會是研發設計中心最大的限制因素,無法個別建置規模龐大的驗證分析能量。
有鑑於此,宜特科技2009年金融海嘯來臨時,堅持深耕研發技術路線,2009年第2季即開始策劃「驗證與分析技術研發中心」,用以填補系統產品設計公司、前瞻研究單位或新創公司在開發階段的技術缺口,縮短客戶產品推出時程,並節省客戶在共同設備重複投資的龐大資金。
宜特科技表示,藉先期參與業者產品開發,對未來新產品所需要之失效分析、驗證測試技術的進行布局準備,並累積各式產品相關服務技術知識庫。此外,也陸續在軟性電子、電子書(e-paper)、微機電系統(MEMS)以及先進封裝(3DIC、WLCSP、SIP)建立多起產、官、學研交流管道。
宜特科技指出,研發中心3月正式成立後,將更積極接觸各種新領域之研究範圍及對象,在各項新產品量產前完成驗證技術平台布局,以求及時投入支援客戶進行產品規格修改與制定,協助客戶順利取得國際標準認證,藉此開拓技術服務領域的市場版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