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最新消息 > 工研院節能技術連六年獲R&D100肯定
2013-11-18

工研院節能技術連六年獲R&D100肯定


工研院節能技術連六年獲R&D100肯定
2013/11/18-許家綺 台北訊

台灣時間11月8日上午第51屆美國百大科技獎(R&D 100 Awards)於佛羅里達州奧蘭多市頒獎,由工研院電光所刁國棟副所長領軍,今年工研院以「頭戴式顯示器使用凌空觸控技術」、「磁力優化馬達」、「近無碳損纖維素丁醇生產技術」三項智慧科技獲獎,更創下大會獨立研發機構連續六年拿下16個百大科技研發獎紀錄!頒獎典禮活動當天,工研院的「頭戴式顯示器使用凌空觸控技術」等創新研發成果,亦成為技術展示與酒會的焦點,大排長龍景況顯見全場體驗熱潮。

工研院是台灣唯一六度蟬聯獲百大科技獎的研發機構,所獲獎項至今已技轉超過20家廠商。其中AC LED相關技術在技術移轉後,不僅使台灣廠商與日本締結專利交互授權外,一年更可創造達新台幣10億元產值;高安全STOBA鋰電池也開始在電動機車的動力鋰電池運用,在5年內促進廠商投資新台幣500億元,預計在2020年使台灣電池替代率達到50%,為台灣產業開創出了嶄新藍海。


R&D 100 Awards總編輯兼總評審Tim Studt,以他20年來長期主持R&D 100 Awards評審經驗指出,「工研院多年來持續得獎,證明該機構在技術創新上不斷地推陳出新,十分具有競爭力,尤其是今年三個得獎技術的研發創新,符合科技發展趨勢,亦貼近市場應用。」R&D雜誌主編Lindsay Hock特別指出,今年工研院的得獎技術涵蓋光電、綠能及機械等領域,顯示他們的技術研發範疇相當廣泛,其中她對「頭戴式顯示器使用凌空觸控技術」尤其印象深刻,表示「令人有驚豔之感」,而「近無碳損纖維素丁醇生產技術」突破現有技術困境,提出新的解決方案,極具創造未來能源潛力。

工研院電光所副所長刁國棟表示,在經濟部支持下,工研院今年是第六度蟬聯美國百大科技獎。這次得獎技術一別以往,其中從最具科技感的「頭戴式顯示器使用凌空觸控技術」呼應穿戴式配備的發展,隱私度大幅提升;具備三省「省電、省力、省空間」的「磁力優化馬達」已落實在台灣產業;而零排碳的「近無碳損纖維素丁醇生產技術」新能源技術,已有歐洲國家積極洽詢,未來發展可期。

得獎研發團隊此次赴美參加頒獎典禮,引起國際媒體的高度關注,媒體們對得獎技術的創新性及商業應用尤感興趣,包括:美國商業週刊(Bloomberg BusinessWeek)、美國西岸第二大報紙「舊金山紀事報」、新聞電視台KRON 4 News、富比士雜誌(Forbes)、專業雜誌「晶片設計」(Chip Design)、Biomass雜誌及酒精生產者(Ethanol Producer)雜誌等,甚至還有歐洲的顯示市場研究機構MEKO,遠從英國電話專訪研究團隊。

以下,為今年三大技術精采之處的詳細介紹。

省能源!磁力優化馬達落實產業搶商機

台灣銀髮族比例逐年明顯上升,長輩能安心上下樓對樓梯升降椅的需求性非常高。據估計,台灣一年約有800~1,000台樓梯升降椅需求量。曾經有南部透天厝阿嬤需要樓梯升降椅,但是對於進口貨接近100萬的價格望之怯步。工研院此次獲獎的「磁力優化馬達」與羅布森公司合作後,阿嬤的夢想終於得以實現!

「磁力優化馬達」是綠色電機技術重大發明,技轉羅布森公司後已量產上市,民眾馬上就可以以進口價便宜4成的價格享受到MIT國際一流的技術成果。未來「磁力優化馬達」可以運用到我們生活中所有的馬達產品,包括果汁機、吸塵器、烘手機、電動腳踏車、除草機等。

高智慧!頭戴式顯示器讓你空中找答案

穿戴式裝置話題正熱,工研院研發的頭戴式顯示器研發結合凌空觸控技術,使用者可在眼前約30公分出現8吋大小的虛擬螢幕,只要伸出手指頭即可對眼前虛擬的面板進行上網、收發簡訊、行動導覽及打電話等。與市面上其他智慧眼鏡相較,工研院的雙眼型設計具有立體感及臨場感,相較於其他聲控下達指令更能兼顧個人隱私與安全,未來在醫院、公共場所的電梯、手術房醫療器材的人機介面都可以運用這項非接觸控制操作,避免病菌傳染的顧慮,更可以聯結雲端平台,創造多元與創新行動式服務。

零排碳!超越國際新能源 台灣也有能源金雞母
「近無碳損纖維素丁醇生產技術」是全球首創以「農林廢棄物纖維素」為生產原料的生質燃料。在生產的過程中,可達到100%溫室氣體(Green House Gas;GHG)的減量。以全球每年排碳量最大的國家美國來說,現在每年所需要的乙醇達到130億加侖,這部分的能源消耗若能以生質丁醇取代,每年將可減少約90噸的碳排放量。而且生質丁醇的製造過程比乙醇減少20%~30%的原料成本,還可利用現有乙醇的生產設備升級,在相同容量之下,生質丁醇比乙醇多30%的燃料效能,是未來生質能源的潛力明星!

工研院至今得獎的16項技術,已陸續技術移轉給台灣廠商,進行產品量產,為產業創造高附加價值;其中AC LED相關技術使台灣廠商與日本締結專利交互授權外,一年更可創造達新台幣10億元產值;高安全STOBA鋰電池也在5年內促進廠商投資新台幣500億元,熱電材料更有一年創造新台幣2億元的產值。同時工研院積極鼓勵創新創業,今年具潛力之獲獎技術「近無碳損纖維素丁醇生產技術」也將成立新公司,直接進入台灣產業界,提升產業界新能量。

DIGITIMES中文網 原文網址: 工研院節能技術連六年獲R&D100肯定 http://www.digitimes.com.tw/tw/dt/n/shwnws.asp?cnlid=13&cat=20&id=0000357334_R6C2J51R4DHV5U3CM6816#ixzz2kxIrFoP2

 

回頁首往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