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最新消息 > 加值精密機械設備 資策會發表服務特色化成果
2013-12-10

加值精密機械設備 資策會發表服務特色化成果


加值精密機械設備 資策會發表服務特色化成果
2013/12/04-許雅茹

隨著近年來全球經濟趨勢與使用者需求變動更劇烈,機械加工業既是製造業中非常重要的基礎工業,也亟須納入服務加值。然而,目前台灣工具機產業及其生產體系仍缺乏一套可以示範整體解決方案和服務流程之實證結果,介接應用服務開發者與使用者,不易取信以生產財為主要取向的工具機廠商,接受可以「應用服務」幫助其產品(工具機)加值。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創新應用服務研究所(資策會創研所)乃受經濟部技術處委託,執行「精密機械設備服務特色化發展計畫-工具機敏捷服務整體解決方案及服務驗證」科技專案,研擬精密機械備服務特色化發展,成功協助工具機產業在敏捷、低維護需求前提下,發展個別特色化、智慧化等服務。



目前已完成兩大類關鍵工具機敏捷服務類型實證,共有汽車、航太零組件設備特色化服務。所開發之技術,則包括前端支援OPC-UA之設備資料擷取技術、平台端Big Data智慧化分析工具以及雲端服務管理平台,並經過產業與學術界驗證後,於11月26日發表。會場同時設立展示專區,演示工具機敏捷服務平台之各項應用作法、服務開發流程。

感知與智慧化加值 IT產業可助工具機發展

資策會創新應用服務研究所組長顏均泰表示,IT產業除了可在其中扮演「整合資訊擷取設備商」、「生產資訊分析工具系統商」角色,整合生產效率、流程訊號等資訊;並透過「加值服務整合商」,與精密機械暨零組件加工廠合作外。未來還可能直接將前3者組成「App-Service系統服務整合商」,提供加值服務;並透過雲端服務管理平台(Server Cloud)管理App Service,解決一般民間企業難以獨立完成的工作。

中興大學陳政雄教授則認為,現今工具機已無法用純機械、機構滿足客戶需求,而須在設計時納入高度機電一體化特色。包括機台構型、結構分析,甚至是選用的馬達、螺桿、控制器和量測元件、軟體等,都需要配合不同產業製程。未來應從機電一體化技術,搭配智能化軟/硬體,以加強機械加工效能與可靠度,發揮設計力。

中原大學王世明教授進一步指出,面對國際市場競爭越來越劇烈,台灣工具機產業可利用科技業資通訊技術與機台溝通,得到過去無法從控制器得到的資訊,包括機器、製程、刀具、工件等;並用軟體補強硬體,促進智慧化APP發揮最大綜效,讓機台、產線整體精效度再提升,以達到高速化、智能化、中控管理目標,使工具機廠商從硬體晉升為加值知識服務提供者。

智慧化監診與能耗分析 提升自動化設備效益

中國鋼鐵公司設備處專案工程師柯忠和,則以軋延機的智慧化監診為例,希望透過智能化監診系統(FOMOS-AI)建立客製化診斷模組,優化製程;進而減少損失,提高生產效率OEE(Overall Equipment Effectiveness),即產線在計畫操作時間內,合格品的理論產出時間)。

工研院巨量資訊科技中心技術副理林群惟分析工具機與電器設備能耗後指出,工具機可藉由設定參數,在一定的加工品質下,使能耗降至最低;至於電器設備也可透過NILM(Non-intrusive load monitoring technique)技術,由單一電量總表監控各別電器設備之能耗,擷取不同電力特徵,再回到雲端比對分析節能。


DIGITIMES中文網 原文網址: 加值精密機械設備 資策會發表服務特色化成果 http://www.digitimes.com.tw/tw/dt/n/shwnws.asp?cnlid=13&cat=15&id=0000359821_49078HEB3HB4H10OAPNBA#ixzz2n1wlpzFM

 

回頁首往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