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HM微細化元件讓智慧穿戴裝置更具可能性
2014/02/18-周維棻 在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之後,電子科技產業界目前討論熱度最高的產品,當屬由智慧手錶領軍的智慧型穿戴裝置。根據IMS Research估計,智慧型穿戴裝置市場規模至2016年將成長至60億美元;另一市場調研機構BI Intelligence甚至預估市場規模至2018年將超過120億美元,相關零組件商機當然水漲船高。
看準此市場的未來性,全球主動及被動元件大廠ROHM極力發展能促使智慧型裝置更小型化、薄型化及高功能化的超微細化元件 - RASMID系列一次又一次重新定義全球最小元件的標準。
更多產品採用RASMID元件
為了讓更多台灣系統業者能善用RASMID元件來提高產品附加價值,ROHM特地前來台灣舉行03015、0201晶片電阻、0402齊納二極體及0402蕭特基(Schottky)二極體等離散式(Discrete)元件的發表會,ROHM日本總公司董事兼離散式元件生產本部長東克己(AzumaKatsumi)在會前接受專訪,以元件商的角度談到對穿戴型裝置市場的看法。
穿戴型裝置的市場規模的確在逐漸擴大,但是產品形式大都以智慧型手錶為主。東克己保守評估認為,在智慧型手錶尚未找到明確的功能定位及應用訴求前,相關市場需求在2014並不會迅速增加。不過,目前市場上已有採用RASMID元件的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及醫療裝置等,而在2014年也將會有更多採用RASMID元件的產品出現在市場上。
讓出空間容納更多電力
東克己強調,「RASMID系列元件的小體積、高精度及優良電氣特性,無疑會為穿戴型裝置的新穎設計提供更多可能性,甚至是帶領穿戴型應用市場進入另一波新革命。」。基本上,目前一支智慧型手機約仍需使用上千個被動元件,因此,如果被動元件的體積可以大幅縮減,則可以空出更大的空間來容納更大體積的電池。
更大體積的電池,意謂裝置的使用時間得以延長,如此能有效提升使用者的使用意願,而這將是行動及穿戴型裝置大量普及的關鍵所在,被動元件體積縮減的重要性可見一斑。為了生產出全球最小的元件,ROHM在製程技術上屢屢創新,例如在晶片切割方面,捨棄傳統的電輪切割方式,改以化學反應方式分割。
重新建構生態及價格策略
為了安裝體積如此細微的元件,裝配設備也勢必有所改變,因此ROHM的RASMID系列除了是揭示離散式元件微小化的新創舉外,也意謂ROHM必須與PCB、SMT設備等業者合作開發相關技術,以及能夠裝配 RASMID 元件的打件機設備,「相較於其他自行開發機器設備的業者,ROHM並非關起門來自行開發相關設備,而是與各領域的領導業者合作,因此ROHM更能扮演好引領建構新生態體系的角色。」東克己說。
ROHM的創新不只表現在技術的精進,也表現於價格策略的重新思考,東克己直言不諱地指出,在許多市場上,高單價及高品質策略所面臨的挑戰越來越大,因此ROHM除持續著重高階市場外,也將以更靈活的價格策略進攻中低階市場,以進一步拉高市場佔有率,他不斷強調,日系業者的想法已開始改變了。
多方購併以增強實力
為了維持領先的競爭力,ROHM並不斷透過購併以強化策略夥伴關係和競爭力,其中包括購併專精於超低功率消耗以及高速、高電壓製程核心技術的LAPIS Semiconductor(前身為OKI Semiconductor);德國碳化矽(SiC)晶圓製造商SiCrystal AG;美國的MEMS加速感應器領先供應商Kionix公司;以及從事LED照明產業設計、LED 產品與週邊設備開發與銷售的AGLED公司等。
透過這些購併,ROHM的觸角將更多元及更堅定地伸往行動裝置、汽車、工業裝置、LED照明等市場。預計從2014年起,業界將可看到ROHM因購併綜效所展現的成績,東克己強調,「我們非常看好車用電子及工具機市場在今年將大規模成長,尤其是台灣有不少優秀的工具機業者,都是我們持續強化合作的目標。」
DIGITIMES中文網 原文網址: ROHM微細化元件讓智慧穿戴裝置更具可能性 http://www.digitimes.com.tw/tw/dt/n/shwnws.asp?cnlid=13&cat=10&id=0000368312_A6Y2JS2G21Q3P917J7PB9#ixzz2tdC4Mv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