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氏歡慶在台40週年 展示多項創新技術方案
2014/12/03-陳毅斌 更新時間:2014/12/03 08:40隨著智慧型行動裝置已成為人們必備的生活物品,同時近來亦逐漸演進至智慧手環、智慧手錶、智慧眼鏡等各種新興裝置,市場也衍生出對聲學應用與操作模式的不同要求。
由於MEMS麥克風扮演著為智慧型裝置提供差異化特性的重要角色,為因應此市場趨勢,MEMS(微機電)麥克風與聲學解決方案的全球領導廠商樓氏電子(Knowles)日前歡慶台灣分公司成立40周年紀念之際,並特地舉辦技術研討會發表多款創新方案。
這些新技術將能透過語音、聲紋、手勢等應用改變消費者與行動裝置的互動方式,開創新的使用模式,以因應新一代智慧型手機與行動消費裝置的不斷演進的介面需求。
樓氏電子全球行銷副總裁Ole-Petter Brusdal表示,「台灣分支機構於1974年開始營運,為樓氏電子在亞洲的第一間分公司,設立40年是一個重大的里程碑。多年來我們一直致力於與多家聽力及健康領域的區域性領導廠商、以及具備優良聲學工程設計能力的行動消費電子及運算產業合作,為其提供包括測試及優質客服和售後支援的完整服務,並將持續強化與此區域業者的夥伴關係,共同迎接新興的市場商機。」
聲學技術先驅者
成立於1929年的樓氏電子迄今已有65年深耕聲學產業的悠久歷史。Brusdal回顧公司的發展歷程表示,「樓氏最早是從助聽器產品起家,公司創立至今,我們已改變了人們的通訊方式及聽覺享受。市場上有70%以上的聽力健康產品採用我們的元件。」
至於將聲學技術帶到消費性電子市場,則是從2001年發布CMOS/MEMS技術平台開始。之後,在2002年推出全球第一款矽晶表面黏著SiSonic系列麥克風產品,又於2003年以第二代SiSonic產品提供突破性的行動電話設計,開啟了消費性電子產品採用MEMS麥克風元件的風潮。
Brusdal表示,首款採用SiSonic解決方案的是當時廣受歡迎的摩托羅拉Razar手機,創下了銷售一億支的紀錄,從此開啟了MEMS麥克風應用的全新紀元。
發展至今,現在樓氏電子已達到40億顆MEMS麥克風元件的出貨量紀錄,遙遙領先其他競爭對手。以此為基礎,樓氏電子亦透過進一步提升元件功能性,擴大產品到音樂、軍事、航太等更廣泛的應用市場。
目前樓氏電子的業務主要分為行動消費電子與特殊元件兩大部門,前者為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筆記型電腦和其他電子產品提供基礎的聲學產品,而後者則包含助聽器的聲學解決方案,以及可用於各類電子設備的震盪器與電容元件。
基於深厚的聲學經驗與創新技術,樓氏電子是現今聲學市場的領先供應商,其助聽器解決方案與麥克風均是全球第一的供應商,揚聲器與接收器則是名列前三名。
Brusdal強調,樓氏電子與多家全球頂尖的行動消費電子業者都擁有堅強的夥伴關係,目前全球有將近40億的消費者採用內建樓氏電子元件的產品,大幅改善了世界各地人們溝通與互動的方式。
卓越的營運績效與規模
自2003年首度將MEMS麥克風帶到行動裝置以來,樓氏電子於2009年8月首度達到10億顆MEMS麥克風出貨量的紀錄,第二個10億顆則是在2011年5月,亦即不到19個月的時間就達成,而第三個10億顆更是不到一年,於2012年就實現了,充分展現出MEMS麥克風市場的快速成長。2014年已達到40億顆的紀錄。
因應智慧型手機等消費性電子產品如此大量、快速演進的市場需求,Brusdal表示,除了技術創新之外,優異的製造能力與規模,以及及時供貨的能力,也是樓氏電子能保持競爭優勢的關鍵因素之一。
過去30年來,樓氏電子已陸續在馬來西亞、大陸設立製造工廠,最近則是在菲律賓啟用了最新的製造工廠。同時,樓氏電子也已於今年達到為助聽器市場出貨200萬顆MEMS麥克風的紀錄。
此外,為了讓公司的營運更有彈性,並更聚焦於關鍵市場,原隸屬Dover公司旗下的樓氏電子,已於2014年3月正式從母公司分離出來,成為在紐約證交所上市的獨立的公開上市公司,也為成立65年來的樓氏電子帶來了全新的發展格局。
堅強的區域市場承諾
產品與技術創新是樓氏電子成功的重要關鍵,不管在MEMS麥克風、揚聲器或接受器等各方面,樓氏都是聲學解決方案的創新先驅者,擁有超過500項專利技術,建構了堅固的競爭障礙。
DIGITIMES中文網 原文網址: 樓氏歡慶在台40週年 展示多項創新技術方案 http://www.digitimes.com.tw/tw/dt/n/shwnws.asp?cnlid=13&cat=10&id=0000403646_CN956X645IGDHW55WEXWB#ixzz3KnC8HR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