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最新消息 > 美商應微 力拱雲端架構與資料中心解決方案
2015-06-16

美商應微 力拱雲端架構與資料中心解決方案


美商應微 力拱雲端架構與資料中心解決方案
2015/06/16-尤嘉禾 今天雲端服務席捲市場的速度宛如一波大浪來襲,拜雲端運算技術與資料中心的蓬勃與快速發展之賜,隨著全球產業正邁入巨量資料時代,以及在大數據分析的趨勢所推波助瀾之下,除了企業的IT部門及雲端服務解決方案供應商之外,包括系統基礎架構、網路與各式各樣的電腦裝置與運算系統提供者,都同時受到接踵而至的創新科技所導引的技術挑戰,而叫苦連天。

受到這個大轉變的波及,摸著石頭過河般的陣痛學習期,勢所難免。然而,在受到相關經營成本、土地使用限制,以及環境保護議題的推動下,建置資料中心所必須要大幅降低系統功耗,並同時增加硬體密度與提升用戶使用經驗的要求下,只有在有效降低整體擁有成本(total cost of ownership)的趨勢下,才能得以存活並且滿足未來市場的需求。



另一方面,分析雲端服務之所以如雨後春筍般的迅速崛起,我們發現幕後有幾個重要的推手,包括應用軟體、視訊串流,以及數以億計的行動裝置、感測器所打造的物聯網服務(Internet of Things)的加持,讓越來越多的企業服務邁向雲端佈署,已經沒有人問要不要上雲端,而是問要多快才能上雲端。

位於美國加州矽谷,同時也是NASDAQ掛牌的股票上市半導體設計公司,美商應微(Applied Micro Circuits Corporation)股份有限公司看到了這一個主流的趨勢,也堅信勢必將啟動新一代高性能、高密度、超低功耗的雲端基礎架構和資料中心解決方案的長期發展契機。

美商應微從2009年底開始成立雲端運算解決方案的研發團隊,投入64位元處理器開發,並於2010年初,成為全球第一家取得ARMv8伺服器架構授權的業者。

早在ARM開始提出新的運算架構時,美商應微就已經開始積極投入ARM 64位元微型伺服器處理器開發,第一代X-Gene產品已於去年(2014年)量產,今年乘勝追擊,再次發表第二代的X-Gene2產品,而且在嵌入式系統(Embedded system)解決方案上,也相繼發表HeliX 1與HeliX 2晶片,為廣大的週邊應用與網路系統,預先鋪好一條康莊大道。

長久以來,ARM核心的處理器除了絕佳的處理效能之外,最受矚目與為人津津樂道的,就是低功耗、省電的特長,在伺服器的CPU邁向64位元的主流架構之後,X-Gene產品已經成為市場上第一個針對微型伺服器(Microserver)所設計的64位元ARM核心處理器,準備在資料中心所注重的高階運算與網路聯網解決方案的市場上,大顯身手。

除了資料中心的伺服器系統之外,還包括網路高階路由器、網路儲存伺服器(network-attached storage)、無線閘道器(wireless access points)等機架式(rack)網路設備。

為了向業界介紹其最新產品以及相關軟體生態系統的進展,在2015年5月28日假台北寒舍艾美酒店2F軒轅廳,特地舉行了「Powering the Cloud」研討會,並現場展示由合作夥伴技嘉科技與神達電腦所製造與共同開發的伺服器主機系統。

主講人是軟體工程部門的技術總監Kumar Sankaran博士,針對美商應微幾個CPU產品線的發展,以及雲端資料中心的軟體解決方案的整合效能測試與評比,讓 資料中心的配置與營運所息息相關的省電、環保與整體擁有成本的議題,做一個完整的陳述與比較,其中,還特別對資料中心的可擴展性(Scalability)所進行的實際測試,解決資料中心管理所面臨系統擴展的靈活性及效率的挑戰。


持續降低TCO,低還要再低

在早先DIGITIMES專訪美商應微執行長Paramesh Gopi博士時,他就指出持續降低整體擁有成本的趨勢會重複被強調,在面臨強大競爭對手的伺服器處理器市場裡,要能出類拔萃、嶄露頭角,必須要劍及履及的做到這個要求,據統計,全球資料中心2011年到2016年的數據流量,預計將由每年的18億兆位元組,激增至每年的66億兆位元組。這相當於一直到2016年,連續每年31%的數據流量複合成長率(CAGR)。

而且,隨著節能、省碳的環保意識抬頭,電力已成為擴建或建置資料中心的主要限制。因此,為了能夠與主流的x86陣營一搏,美商應微的CPU產品線,勢必需要有新的改變,才能根本解決功耗問題,但於此同時,還必須要能兼顧效能,這基本上就是在資料中心的市場上的生存之道。

另一方面,雲端工作負載也與傳統運算密集的工作並不相同。現有x86伺服器的功率使用模式,約有三分之一的功率是用在CPU,其他部分則佔了三分之二。顯然,傳統x86伺服器無法有效處理小型、簡單的工作負載,而且往往處於低CPU使用率狀態,效率不佳,便產生了浪費能源和佔據太多實體空間的問題。

新一代的資料中心伺服器必須能處理巨量的未結構化資料、開放雲(open cloud)、10/100G速度以及一對多的處理能力。因此他們期望能建置具高度安全性、低延遲(latency)、高度可擴充性(scale-out)、並能支援大數據分析的雲端資料中心,而且希望能將TCO降至最低。

以軟體解決方案來看,有越來越多的軟體定義網路(Software-defined network)設備被使用在雲端機房中,讓低成本開放架構的硬體系統,以及開放源碼(Open source software)組織所組成的開放軟體解決方案,讓以ODM設計製造見長的台灣廠商得以擁抱一個全新的舞台,可以在白牌伺服器市場上大舉攻城掠地。

DIGITIMES中文網 原文網址: 美商應微 力拱雲端架構與資料中心解決方案 http://www.digitimes.com.tw/tw/dt/n/shwnws.asp?cnlid=13&cat=10&id=0000429990_IBMLXUKA80TDW61LJ8Y5E#ixzz3dBVUUI5a

 

回頁首往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