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臺商回臺投資論壇3:企業永續經營與傳承
2015/06/24-廖于嬋
臺灣經濟的發展,海外臺商的表現可說是居功厥偉,尤其是大陸在全球經濟的崛起過程,臺商也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但在面對全球化的競爭,以及大陸本土產業的興起,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所長張五岳指出,臺商在國內外奮鬥超過40年,要如何讓臺商的高度競爭力,能在現在的關鍵時刻延續下去,將會是臺商未來要面對的重要課題。
家族企業傳承要先建立制度
鳳凰國際旅行社董事張金明指出,許多臺商都屬於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的嬰兒潮世代,現在已經到了需要傳承的時候,但也是問題最大的時候。因為企業想要永續經營,必須要找對人,做對事,但他發現許多臺商雖然知道傳承很重要,也知道應該要做,卻不知道如何做。
張金明認為,家族企業在傳承過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礙,如經營者也就是總經理的選任,或是股份的處理等,接班人也可能因為太早知道自己的接班角色或機會,不僅造成心理上的壓力,也可能產生行為上的偏差。此外,有些企業倚重的老臣,雖然對第一代忠心耿耿,卻不見得願意幫第二代繼續打天下,更遑論協助第三代。
張金明建議,臺商應該要建立一套經營管理訓練養成計畫,善用計劃性輪調、師徒制學習、行動學習等方式,培養接班人。同時更要有繼承與接班的長期計劃,如藉由上市櫃強化公司治理,健全內部控制及財務管理,不但是許多中小企業集資的重要管道,更是走向中大型企業必經之路。
經營品牌要掌握市場趨勢
銘旺實業品牌總監陳盈璇認為,臺商想要永續經營的主要關鍵在於制度化,如紡織業在第一代創業時,都是第一代自己在管理,但傳承到第二代之後,資深員工逐漸退出職場,就需要建立制度才能傳承,同時也才能做到透明化,才能做到永續經營,尤其是計劃上市櫃的企業,更需要考慮建立制度。
陳盈璇同時也分享紡織業傳承及永續經營的最大壓力,主要在於成衣技術及外銷業務,尤其是沒有新血加入的問題最為嚴重。陳盈璇建議與學校如實踐及輔大合作,提供實習機會,培養年輕人對紡織業的興趣。
陳盈璇強調,臺灣紡織業的根基其實很穩,但以前做代工是客戶要做什麼,就做什麼,如果想要做品牌,就得要有能力預測市場趨勢,品牌開發部因此要成為研發重心,因為唯有站在市場的角度,才能掌握客戶想要的東西。
研發能力決定企業競爭力
光陽機車總經理柯俊斌指出,在大陸經營的臺商,除了要面對工安環保要求提高等因素外,柯俊斌強調,臺商的衛星廠也必須要有競爭力,衛星廠不能依賴中心廠,要與當地廠商有差異化,中心廠也不能只想到去照顧衛星廠,必要時還是要找當地業者。
光陽工業的整體發展策略,相當重視技術研發。柯俊斌指出,光陽工業投資在研發的金額,一年就超過20億元,而且從自有品牌回到做品牌代工,代表研發實力達到世界一流的水準,已經可以跟BMW、川崎相提並論。
柯俊斌表示,高品質代工對研發技術創新有相當程度的刺激,因為代工過程會討論到許多生產技術,相關人員也可以學到不少東西。此外,企業研發一定要了解市場需求及趨勢,配合客戶需求設計產品。
在臺商傳承議題方面,柯俊斌認為,企業的所有權及經營權應該要分開,要積極培養專業經理人,專業經理人必須要有前瞻性,因為很多技術的提升,需要前瞻性的眼光,要培養家族自己人可以,但要求一定要等同於專業經理人。
DIGITIMES中文網 原文網址: 2015臺商回臺投資論壇3:企業永續經營與傳承 http://www.digitimes.com.tw/tw/dt/n/shwnws.asp?cnlid=13&cat=20&id=0000432127_QE90VOUB3YWYUX6RFI0J8#ixzz3dwDoRXz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