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攻內嵌光學式觸控技術的劍揚公司,是國內首家以薄膜技術結合IC設計,研發出內嵌光學式觸控面板的廠商,其觸控技術不僅可以支援各種尺寸面板,且具低成本、重量輕優勢。劍揚副總經理黃乃傑表示,傳統觸控面板主要分為光學式、電阻式、電容式三種,一般外掛式觸控技術是在面板的上偏光片上貼合觸控膜或玻璃,進行觸控感應操作,而隨著螢幕尺寸逐漸放大,會面臨產品良率低、製造成本偏高的問題。
而內嵌光學式觸控技術,是將觸控元件做在TFT Array基板上,僅改變光罩,其他製程完全一樣,可以大幅減少觸控面板材料成本,並能廣泛應用在各種中、大尺寸面板中。內嵌光學式觸控面板和標準TFT LCD有同樣的重量、厚度,及一樣的dimension;厚度未增加,就較電阻和電容式更有優勢,重量未增加,使用於室外大螢幕看板就有優勢。
黃乃傑指出,審視目前觸控技術,5吋之內以電阻式和電容式最佳,但10吋以上成本就會是問題,15~25吋電容式沒有足夠的良率,成本效益不佳,CCD光學式較為適用。但內嵌式不受尺寸限制,且擁有更高的透光率,相較於不含觸控元件的面板,減光僅5~10%,電容式的透光率在90%上下,電阻則為78~85%,電阻式透光度不佳,且因為不同材料的折射率不同,形成散射,更造成螢幕表面不銳利的缺點。
劍揚日前也推出全球最大高畫質(Full HD)內嵌光學式多點觸控液晶螢幕,特有之光學內嵌面板不但可進行21.5吋大螢幕之多點觸控(Multi-touch),亦同時兼具防誤觸(Palm-rejection)技術。
黃乃傑補充,目前市面上雖有部分兼具大尺寸與多點觸控技術之產品,卻少見業界針對防誤觸技術進行研發。劍揚開發出防誤觸技術,讓手腕能輕鬆置放在螢幕上進行操作。現有的一般觸控技術讓使用者必須懸腕操作,這反而造成使用上的不便與疲累,故消費者嘗鮮後仍會以鍵盤與滑鼠當作主要的輸入方式。
開發防誤觸技術並不容易,除了需要精準分辨多點觸控的操作外,能正確判定觸碰本身屬於「正常使用」或是「誤觸」,不但是一大技術突破,劍揚獨家防誤觸技術成功創下多點觸控新標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