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最新消息 > 寬頻無線技術推升 城市監控商機無窮
2010-09-03

寬頻無線技術推升 城市監控商機無窮

2010/09/03-賴品如
 
2001年的911事件,讓全球各國對於安全的危機意識迅速升溫,在人類生活越來越富足的今日,安全問題成為全民生活最關注的重點。如何利用先進的科技提升城市安全,進而讓全民的生活更有保障,成為重要課題。
隨著全球多數各國在經歷長時間的生活穩定與安逸富裕後,人民對自身財物的保護需求增加;都市人口不斷增加,逐漸衍生出交通、治安等問題,成為各國政府首要解決的問題;歐美各國有相同共識,皆陸續致力於安全監控系統研發與裝設,將治安、交通等問題交給城市安全監控系統處理。例如:2005年,在蘇格蘭所舉辦的八國高峰會議,為了保護國家元首的安全,英國除了在保全人力上面做到滴水不漏之外,更在蘇格蘭的格拉斯哥機場,將其安全監控系統全面升級,成為安全監控升級的成功案例。
 
 
不論歐洲、北美、亞洲等各現代化國家都已全面跟進,針對城市監控進行大規模的建置。舉凡:英國倫敦街頭的攝影機、德法都市路口的高立柱攝影機、美國東西岸的高速球攝影機、中國北京天安門廣場及上海街頭的全功能攝影機,以及台北市的交通監控攝影機等案例,都是基於對安全需求,所衍生出的實際案例,更能凸顯出全球國際對於城市安全與全民自身安全的重視。

台灣早期的安全監控是由各村里自行建置,但常受限經費與後續維修問題,導致品質不穩定。但是,自從2007年起,警政署的數位監控政策啟動,整體架構設備才算完善。城市監控應用技術隨著不同時期的監控品質需求,不斷的推陳出新,邁向更高層次的里程碑。1990年之前,數據機(Cable modem)與光纖(Fiber link)的混合式搭配,已是當時最先進的傳輸系統。而後逐漸發展成光纖整合影像與控制訊號,可傳輸更長距離,因而開始廣泛的應用在城市監控。在城市監控中,雖然可以建置出光纖與網路結合的傳輸架構,然而,有些偏遠地區或山區仍面臨無法建置有線網路的困境,阻礙城市監控實行。

城市地區的監控系統通常涉及大量且分散的監視區域,因此高效率事件反應、同步通訊能力、多網合一且又能不輕易妥協通訊效率的整合式平台,是建置城市監控應用系統時最大挑戰。現代化城市監控工程施工比以往還困難,為了維護道路品質,以及配合政府的路平專案,因此無法隨意開挖管線。此外,隨著高樓層建築物數量增加,亦增加了監控所無法拍攝到的角落,而這些角落也將變成日後治安死角的隱憂。

然而,寬頻基礎建設的完備,以及透過無線代替有線的傳輸技術趨勢,各國逐漸以4G無線通訊架構為監控傳輸平台,不僅強化了傳輸距離與傳輸範圍,也解決了有線傳輸無法到達的地域性困難,能輕易串聯起城市每一個角落。

現代的監視系統不僅融入數位化與網路化特性,更融入過去的監視系統不同的功能。傳統監視系統是透過一台攝影機在後端以線纜連接DVR,由於傳輸系統演進,現代監控系統逐漸朝向數位化及網路化發展,融合了辨識、追蹤與自動控制裝置等功能,讓監控一詞從被動的影像錄製,轉化成主動辨識、追蹤,進一步的提升城市監控在現代化都市的重要地位。因此,期望未來能夠透過城市監控技術的成長與全民自我防衛意識增強,結合警政機關相互合作,真正落實治安零死角願景。

 

 

回頁首往頁首